榆林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对榆林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草案的审议意见
2010年2月24日,榆林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了市政府向会议提交的《榆林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草案的报告》,听取并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的审查报告。
会议认为,2009年,面对异常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市政府认真落实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的各项决议,积极采取了各种有效应对措施,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完成了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贯彻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符合中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二届六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各项指标的确定充分考虑了与“十一五”规划及中期评估调整目标的衔接,主要目标符合跨越发展的要求,具体措施有力可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2009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是好的。但仍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主要是: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三大失衡”、“三大瓶颈”尚未解决;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仍然较轻;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区域竞争压力不断增大。这些矛盾与困难需要市人民政府采取更加得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常委会组成人员还认为,010年是我市 “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完成好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预期目标,对于构建和谐榆林,加快实现“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三大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今年的工作中要做到:
(一)继续加快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的工作主线是“促转变”,落实好这一会议精神对我市显得更为重要。要以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能源化工基地为目标,按照矿产资源深度勘探、开发利用深度转化、产业链条深度延伸的要求,做大做强能源化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轻纺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形成能源化工产业与非能源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要利用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投资适度增长。
(二)继续加快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要以打造全省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目标,全面实施现代特色农业“5695”工程,构建区域特色明显、空间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多元、产业结构优化的现代农业体系。坚持走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落实中省市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坚持不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
(三)继续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统筹经济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要坚定不移的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完成好在建项目,着力打造区域中心城市。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强化投资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要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督促检查,积极推进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管理,充分发挥项目应有的效益。同时,要以统筹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强力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要更加注重保护环境,走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发展之路。要建立健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政策机制和激励机制,努力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从体制机制上更加注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同步解决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社会领域的问题,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四)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地方经济。实践证实,地方经济的培育与发展是我们抵御风险、防范危机、维持和谐稳定的助推器,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实质性突破口。要引导民营企业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资源、资本为基础,组建民营集团或行业协会,推动做大做强,发展规模经济。一要为发展地方经济争取资源配置权。二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投资环境,着力解决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资源、土地、金融、技术等因素,培育一批规模大、技术强、知名度高的民营大型企业。三要加大国企改革力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资本市场,增强国有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五)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要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内需为目标,强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指导和劳动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重点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计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加强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切实抓好食品药品的质量安全工作,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提高政府监管水平。要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继续开展“平安榆林”的创建活动,积极营造安定有序的人居环境,促进我市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