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2010年5月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刘汉裕等39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强力推进榆横一体化进程、加快榆林百万人口中心城市建设的议案》(以下简称《议案》)及2010年8月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出《关于办理<强力推进榆横一体化进程、加快榆林百万人口中心城市建设的议案>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丽华每年都带领调研组对市政府办理《议案》情况进行调研、组织主任会议成员进行视察。常委会每年都听取政府和调研组的报告,并且,围绕体制机制和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等主要问题共提出了22条《审议意见》,全力督促《议案》的办理和《决定》的落实。五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议案》和《审议意见》的办理工作,以百万人口中心城市建设为目标,以榆横一体化为抓手,采取加强领导、规划引领、项目带动、理顺关系等有效措施,全面建设,强力推进。目前,“一城五区”的格局初步形成,中心城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榆横一体化取得一定进展,各项关系进一步理顺。办理《议案》的结果令人满意,提出《议案》的目的基本达到。现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议案》办理基本情况
1、市政府高度重视《议案》办理工作,保障措施切实有效,体制机制逐步理顺。
(1)成立领导小组,解决重大问题。2010年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后,市上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和高新区、榆阳区、横山县为成员单位的推进榆横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榆横一体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并且先后出台了《关于理顺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榆横一体化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全市产业园区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榆横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推进措施,从功能定位、配套保障、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创新管理、政策支持和责任考核等方面,形成了加快一体化建设的制度保障。特别是在2013年市人代会期间,市委、市政府召开加快推进榆横一体化发展、搞好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座谈会,专题研究部署榆横一体化建设相关事宜,对我市树立新型城镇化理念,推进榆横一体化发展,加快“一城五区”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2014年市政府又将榆横一体化推进工作的协调、督办职责落实到市建规局,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责任。
(2)明确发展思路,科学谋划布局。201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区带动、板块推进、拉大框架、组团发展、提升品位”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十年大跨越”的目标要求,按照“市县共建、以县为主”的模式,成立了芹河新区、空港新区和东沙新区,将西南新区建设管理权限下放到横山县,并将榆林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五年来,中心城区框架进一步拉大,“一城五区”的格局初步形成,城市服务功能日臻完善,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3)关系逐渐理顺,工作逐步协调。经过各方努力,实现一体化建设的思想统一了,认识提高了,关系融洽了。榆林高新区、榆阳区、横山县建立了工作协调机制工作,不定期召开联系会议,研究解决了不少矛盾和问题。如,行政执法方面,凡属榆横工业区已征回土地范围内的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由高新区管委会负责。高新区在横山区域共征回工业区核心区和后勤服务基地土地70多平方公里。高新区社区管理工作,由榆阳区负责。高新区与两县区2005—2010年的税收分成和股本金退还问题,已经解决。市政府相继成立了市建规局西南分局和市执法局西南分局,为榆横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
(4)市县共同努力,横山撤县设区取得新进展。经过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长期努力,目前,横山撤县设区民政部已经同意,等待国务院批准。
2、以《议案》要求为重点,完善优化各类规划,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1)编制了各类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西南新区等片区的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划定了横山县中小企业创业园和三产服务区两个“园中园”的四至界限。 2013年实现了中心城区详规全覆盖,为加快推动榆横一体化进程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规划基础。
(2)优化提升了各类专项规划。先后编制完成了榆林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综合防灾规划、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生态景观水系规划、榆林市总体城市设计等十多项专项规划,为建设美丽榆林提供了规划保障。
(3)构筑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按照党的十八大“四化同步”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要求,2013年编制完成的《榆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把大力建设西南新区、榆横工业园区、横山县三产服务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列入发展重点区域。
(4)进一步明晰了城市发展核心。为了妥善解决第四版城市总规与新区建设之间的矛盾,强化西南新区发展的主导地位,促进“一城五区”有序竞争。按照“功能明确、特色鲜明、彰显优势、错位发展、和谐互动”的新区发展定位原则,2014年编制完成了《榆林市中心城区空间战略发展规划》,明确了高新区为城市发展的新核心,西南新区为城市发展副中心。
3、落实《议案》加大投资,“一城五区”格局初步形成。
在《议案》办理的五年来,市政府实施了以打通断头路、拓宽盲肠路、连接环城路、改造机场路为重点的城市道路和桥梁工程,彻底解决了群众的行路难问题。以新建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各类医院、市场等一大批民生工程为重点建成了一大批民生工程,使城区中小学学位、医院床位、市场摊位成倍增加,及时地解决了群众上学难、入托难、看病难、买菜难等问题。以榆溪河综合治理、各类公园和广场建设、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和开展各级各类创建活动为重点,使城市的整体环境、市民的综合素质、城市的品位有了极大的提升。
(1)通过《议案》的办理加速了中心城区的建设,老城区面貌日新月异。2010-2014年,住建部门完成投资100多亿元。建成主、次干道和支线道路共72条、89.5公里。开工建设桥梁13座,其中:榆阳河2 座、沙河2座、芹河3座、榆溪河1座、立交桥3座、涵洞桥2座,目前9座已经建成,4座在建。在居住比较集中的约65平方公里的建成区范围内,经测算,主、次道路路网密度由2010年前建成的1.44km/km2提高到了现在的2.61km/km2,达到了中小城市2.2-2.6km/km2的国家标准。形成“十一纵、十一横”路网体系,兑现了市政府“三年打通中心城区断头路”的承诺,有效地缓解了城区出行难问题。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399.37万平方米。基本完成了东沙生态公园、榆溪河生态长廊(迎宾大道至富康路段)两大公园建设。实施了44条新建道路绿化和23条道路的绿化提升改造,建成16块街头绿地,启动了大墩梁-尤家峁自然生态保护区项目建设。榆林城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10年的21.9%、25.3% 、6.27平方米,提高到2014年的34.17%、38.34%、16.6平方米。
实施了供水、供热、供气等一批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供水管网472.8公里。建成供气管网895公里,天然气用户总数达18万户,城区气化率达83%。建成供热管网210公里,集中供热面积795万平方米。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污水处理率达到87%。建成垃圾处理厂1座,粪便处理场1座,建成公厕225座,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1%。
(2)通过《议案》的办理促进了高新区和横山县一体化进程,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衔接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高新区五年来各项配套设施累计共投入100亿元。其中道路、铁路、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8亿元;两厂和供水工程等环保设施建设,累计投入5.5亿元;公园广场和城市绿化建设,累计投入12亿元。横山县在西南新区、三产服务园、中小企业创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资金约16.7亿元,建成了苏榆路等8条主干道市政路网,完成排水、供气管网建设,以及运动公园项目等。二是道路建设实现园区间、园区与中心城区间的互联互通。建成开光桥、朝阳桥,实现了高新区与榆阳南郊城区的连接;完成了高新区圣景路拓宽改造,以及草榆路与榆林大道平交口的建设,极大改善了西南新区的出行条件;启动工业区榆靖高速立交桥建设,建成后工业区、横山相关园区可与榆靖高速直接连接;高新区聚源路上跨神延铁路连接西南新区大桥,圣景路下穿神延铁路连接西南新区涵洞等工程正与西安铁路局对接,具备条件后即可开工建设。三是高新区与西南新区配套环保设施的共享共用达成共识。高新区建设的工业污水处理厂、工业渣场、生活垃圾填埋场、建筑垃圾填埋场,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接收横山县“园中园”排放的工业污水和废弃物;横山县西南新区部分污水管网临时接入高新区,由高新区生活污水厂负责处理。
(3)通过《议案》的办理加强了芹河新区、东沙新区、空港新区建设,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榆阳区政府总投资5.6亿元,完成了芹河新区主干道工程。市武警支队营房迁建、区法院审判大楼已启动建设。投资5.1亿元,完成了东沙新区东沙大道、榆佳高速4个下穿通道等工程。空港新区投资7500万元,建成了机场路与榆乌路连接线和榆阳机场分布式污水处理厂。
(4)通过《议案》的办理推动王圪堵水库移民搬迁工作落实,为榆横工业园区供水提供保障。榆阳区库区移民搬迁安置任务涉及3个行政村、421户、1276人。目前库区移民安置工程已整理土地6000亩,完成征地8800亩;已完成移民村建设351户,群众入住率达70%。中心小学、幼儿园基础工程已完工,中老年活动中心和村委会项目主体结构已完工。公用设施及水电路等专业项目迁建工程已完成了工程量的90%;1028线以下库底清理通过了省上验收。
横山县共规划了6个后靠安置区和1个远迁安置区,7个安置区共规划了18个移民安置点。移民安置区工程总投资19.26亿元,截至2014年底,形成移民安置人口5415人,民建房户数达到2008户。目前,15.8㎞公路主干线全部完工;移民区生活用电主干线、支线全部完成;安置区18个移民安置点的14.9万平米的主体房建工程全部完成,现已完成建房任务的63%。通过移民搬迁工程,为榆横工业园区生产生活按时供水提供了保障。
4、《议案》办理成绩显著,园区经济、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1)一批大项目落地,园区经济不断壮大。能化产业。高新区中煤180万吨煤制烯烃、延长20万吨甲醇醋酸、延长15万吨合成气制油、华电榆天化60万吨甲醇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等世界领先的煤化工核心技术全部得到示范应用。榆阳区芹河新区批准入园的项目有35个,已建成陕西未来100万吨煤制油示范项目,总投资164亿元,目前投料试车成功,产出合格油品,年内预计生产原油12万吨。装备制造业。高新区中煤煤机、天地煤机、大兴煤机、北星矿用机电制造、大洋能化矿用设备制造、通达计算机装备制造等项目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与国家能化基地建设相配套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高新区西京电器一期建成投产,红杉风电、国华锦能光伏发电、西京电器二期等项目正在启动建设,新能源产业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特色产业。高新区重点推进万民纺织园、PVC管材、100万吨山水水泥、天宁中药制剂、果蔬饮料加工等提升改造项目。现代服务业。高新区重点推进大型商贸物流园、房产开发项目、高档餐饮酒店、大型商业综合体等建设,积极扶持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文化创意、娱乐休闲、医疗健康、工业旅游等新兴服务业,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了城市繁荣。
(2)民生事业大力发展,公共服务逐步共享。榆林城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由2010年的31所增加到2014年底的64所,在校学生由2010年的9万人递增到2014年底的12.6万人。高新区累计投入11亿元用于教育事业。目前,共建成投运公办幼儿园1所、小学6所、中学2所,在职教师近500人,在校学生7000多人(含横山、榆阳等区外户籍学生4000多人),初步建成从幼儿园到高中,规模适度、学制完备的教育体系。西南新区启动了高专附中项目,计划2017年招生2000学生,榆林大学新校区项目已完成了项目建议书初步审批。医疗卫生工程。高新区医专附属医院和市第一医院二期工程正进行室内装修,可增加900个床位;妇幼医院和综合体检中心具备开工条件,计划2017年建成投运,建成后可增加400个床位。安居工程。高新区一期500套保障房主体完工,二期500套保障房正在建设。榆阳区芹河新区1200多套区级保障性住房现已完成主体工程。西南新区凤凰新城限价商品房项目已交付使用。便民服务工程。高新区已建成3个大型综合农贸市场,园区加油(加气)站规划布局基本完成,具备开工建设条件。上述民生建设,有效解决了区域内上学难、看病难、购物难等民生问题,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二、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1、园区已经统征的大量土地不能划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如,芹河新区规划建设面积31平方公里,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统征土地21平方公里,而且又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多规合一”拟划定芹河新区到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仅2平方公里,到2030年为5平方公里,这会导致投入无法收回,土地难以利用的现象。在西南新区、空港新区也有类似的问题出现。
2、园区资金紧张,开发建设受限。受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土地和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各个园区开发建设资金十分困难,进一步发展举步维艰。横山县基本处于“保工资、保运转”的状况。西南新区、三产服务园、中小企业创业园基础设施配套性差,供水、供热、排污等设施亟待完善。西南新区21个房地产项目累计投资42亿元,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11639套,其中13个项目今年年底交房,明年业主将大批入住,目前供热工程仍然没有方案,严重影响着群众的入住和安定。
3、各个园区的产业定位不够清晰,支撑性产业相对较少。一是各个园区的产业定位、功能定位不够清晰,存在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同质化竞争的趋势,差异化、特色化不突出,不能完全发挥园区规模化、集约化的整体发展效应。二是经济结构相对单一。装备制造及其他新兴产业规模尚小,高新产业的发展未起步,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成型,产业的支撑作用不明显。
4、高新区辐射带头作用不明显,西南新区融入高新区经济圈融合度不够。高新区多数能化项目仍处于建设阶段,建成项目资源初次转化产能释放不充分,深度转化产业链条尚未形成,园区第三产业发育不充分,特别是城市服务业缺乏活力,规模和档次需进一步提升,致使高新区辐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西南新区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来看,在产业项目发展、服务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上还相对滞后,没有完全融入高新区经济圈内。
三、几点建议
1、强力推进,将榆横一体化建设列入“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榆横一体化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加快“一中心两基地”建设、打造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实现全市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横山撤县设区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应该做好接纳的准备工作。横山西南新区是“一城五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发展副中心,目前存在着发展速度慢、投入资金少、设施不完善、建设水平低、道路不通畅等问题。因此,要把榆横一体化建设放在“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位置,全面建设,强力推进。
2、强化领导,切实解决突出问题。把榆横一体化建设工作列入市政府工作日程,在继续发挥好领导小组作用的前提下,确定一名副市长具体负责,每年安排数额较大的专项资金支持。要列出问题清单,确定负责部门,切实解决好榆横一体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3、坚持规划立市,确保一张图纸管到底。抓住“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契机,编好全市一本规划、绘好全市一张图纸。修编和绘制好区域中心城市规划和图纸,特别要注重严格依据规划实施,确保一张图纸管到底,尽量减少浪费和遗憾。榆林中心城区的边界应该以90公里的绕城快速干道为边界线,将范围内的400多平方公里作为中心城区来规划建设。要把芹河新区作为中心城区的预留区,先打通建成区与芹河新区的道路,具体开发建设可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再来决定其进程。要注重各园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划定建设用地规模和用途,为园区继续健康发展打好基础。同时要采取稳妥措施,解决好已经征用而未被划入城市开发边界的土地的利用问题,避免造成资源浪费,防止产生新的矛盾。
4、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要坚持高起点、高水平,优先完善96平方公里主城区的路网、供水、供热、排污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城市功能。加强城区六河治理、绿化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特别要解决好横山西南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5、借助“多规合一”契机,科学定位各个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要利用多规合一”之机,进一步明确产业布局规划。引导产业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倾向。集中资金、集中区域,策划包装一批关联度高、成熟度高和吸引力强的产业项目。要分类建立项目储备库,形成“开发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接替有序、梯度推进、良性循环的园区项目建设格局。
6、坚持转型升级,发挥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依托区内现有大企业、大项目,以资源深度转化和综合高效利用为根本,延长产业链条、培育接续产业,发挥综合配套优势和规模效应。依托能化产业,打造以能源装备制造为核心、资源综合利用为特色的装备制造业体系,建设陕北新兴装备制造业基地。紧抓国家大力扶持战略新兴产业的契机,加快形成以太阳能、新材料及环保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建设陕甘宁接壤区新兴产业示范中心。
7、继续推动横山撤县设区工作,建立高效行政管理体系。横山撤县设区,是理顺榆横一体化体制的一个关键环节,市民政部门要积极推动,横山县要积极配合,研究解决撤县设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争取早日获得国务院批准。同时要认真研究横山撤县设区后的体制机制问题,为加快榆横一体化发展,建立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